禅的境界实际上并非回避,而是包涵与饶恕与超越。
用饶恕、包涵和原谅取代埋怨、责怪和忌恨,饶恕包涵别人,不为鸡毛蒜皮之小事而生愤恨忧?自己。“有容乃大”、“容则事易”。不原谅别人,就会满腹怨气、怒气、恨气,心理难熬苦楚,身体受累,甚至生病,是自讨苦吃,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原谅他人,就可以舍弃怨气、怒气、恨气,只当没有这件事,没这小我一样。处世之道,即应变之术,人有大度才能成大器,若不能容下几句恶言,偏执一端之理,是气量气度狭窄的人,理达则和通,乱气不烦于胸中,故不气,人生最大的礼物是饶恕。
包涵是一种聪明和美德,是一种教养。饶恕是心灵的解脱,你饶恕他人了,你的怨恨、责怪、愤恨就没有了。饶恕是消除怨恨的良药,饶恕就能包涵,化敌为友,把仇敌变同伙,就既祛除了一个仇敌又多了一个同伙,宽容者有着宽广的气量气度和巨大的聪明,“忍者无敌”就是忍耐、让步、饶恕、包涵,不树敌。
饶恕表现在:不责人小过,不揭人隐私,不念人旧恶。生气是拿别人的缺点来处分自己。宽容才能解脱自己,是一种博大的“自私”。
一个处于现代社会情况中的人,假如能经常以“禅”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类烦恼,经由“心理归零”之后,我们的身心会很快回到沉着的状态,对过往的弗成挽回的缺点不再去想,我们会更清楚地知道,我们的实力在那里;哪些是我们已经取得的成就;我们现在应该干什么?这也就是佛家所说的:“先了死活后活于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