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宽运法师:非但要戒杀、茹素、放生,更要惜生、护生
2021年03月10日 21:16:00 来源:香港西方寺 点击:0次
3月4日,中国国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国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西方寺住持宽运法师出席会议并提交提案。
宽运法师在提案中指出,佛教是一个关注人类社会成长、主张以积极务实的立场与现实社会相适应的宗教。纵观历史,佛教的环保理念和实践蕴含着巨大的智能与价值,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必将更加显示其重要价值。
人是万物之灵,何以会杀生害命,破坏生态平衡?其根本原因乃在于人类自身日益严重的缺点熟悉和价值取向。此次全球扩散、伸展的世纪瘟疫,无疑是血的教训。古语道:“生成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善以报天。”人类应该深刻检查:若何才能与大自然及一切有情调和共处、做好社会防疫及生物保护,并养成小我卫生的生活习惯?要知道,我们每小我都是最后最关键的防疫者,我们必须首先将自己的身心保护好。
我们更要反思的是:此次严重的瘟疫到底为何会发生?从佛教的概念来看,这是众生的共业所感;依据因果轮回的事理,这是由人们多行恶业及杀生所引致的恶果。是以我一向呼吁人们要爱护动物,不要为口腹而杀生或将野生动物放上餐桌。去年2月下旬全国人大已经由过程立法“周全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严厉袭击不法野生动物交易”;我们应全力支持,非但要戒杀、茹素、放生,同时更要惜生、护生;唯有惜生、护生才是最好的身心灵环保,亦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消除灾害与疫病的方法。
情况及生态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让更多人懂得佛教的环保理念和实践,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以准确的环保理念来指导生活行为。“戒杀”其实是佛教“五戒”之一,故我亦常劝人勤修;“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言、不喝酒;所谓“百家之乡,一人持五戒,则一人积德;十人持五戒,则十人积德;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万刑息于国”;如斯自然社会调和、世界宁靖。(文/宽运法师 图/香港西方寺)